2016年,在上海市一家超市的冷鮮柜里,有人拍下了這樣一張照片:同貨臺相鄰擺放的三種牛奶,一桶國產知名品牌牛奶1.5升的價格是20.2元,而韓國進口牛奶價格為29.8元/升,澳大利亞進口牛奶31元/升,國產奶售價最低,但是消費者仍然大多選購進口奶。
據統計,2007年我國進口液態奶僅0.5萬噸,2016年猛增到65.5萬噸,10年間年均進口增速高達72.0%。大量進口對國產奶業造成的沖擊十分嚴重,是造成當時國內生鮮乳收購出現壓價、限收甚至倒掉的重要原因。僅2016年上半年,國內奶牛養殖虧損面就達到51%。面對來自世界各地、品牌眾多的進口液態奶直接搶占國內消費市場,國產奶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被動挨打,其原因就在于國產奶沒有話語權、定價權。而根源在于,消費者不知道什么牛奶好,只能盲目相信進口的、貴的、大量廣告宣傳的——就是好的。
國產奶與進口奶,到底哪種好
國產奶和進口奶保質期差距如此之大,意味著加工方式不同。保質期一年的進口奶加工工藝大多為“滅菌”或“超高溫滅菌”,而冷柜里保質期僅有幾天的國產鮮奶采用的工藝是低溫巴氏殺菌。
低溫巴氏殺菌奶的優點是殺死致病菌的同時,最大限度保留牛奶中的活性營養物質,特別是對人體有益的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活性物質,而高溫加工的牛奶在殺滅細菌的同時往往會把活性物質也破壞掉。
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依托農業農村部奶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對進口與國產液態奶進行系統評估。結果表明,國產奶與進口奶安全指標都符合國家安全標準,但是在乳鐵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等重要活性營養因子方面,國產優質液態奶的品質全面優于進口液態奶。
不僅如此,進口奶普遍存在運輸距離遠、保質期長或過度加熱等問題,導致品質大幅度下降。本土奶銷售半徑小、周期短,不需要進口奶那樣的超長保質期,因此靠低溫巴氏殺菌就能滿足奶品安全和保鮮需求,種類繁多的活性營養因子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消費者對國產奶信心提升
2018年新增消費市場的國產奶占有率逐步提升,2021年達到42.0%。這一變化,說明國產奶的核心競爭力已經發生了根本性提升,扭轉了市場上被動挨打的局面。國產牛奶實現技術引領、標準引領、品質引領,抓住了市場的話語權、定價權。
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奶的信心提升明顯,不再盲目相信進口奶,將對全球乳制品市場格局產生深遠影響。消費者的增加也讓優質巴氏殺菌乳產量從2016年占全國總產量的不足1%提高到2021年的97%。
如今,我國奶業由恢復性增長進入到全面振興的新階段。2021年,我國奶類產量進一步加快增長,消費日漸恢復,規模以上乳制品制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4687.4億元,奶制品質量持續提升,乳制品和生鮮乳抽檢合格率均達到99.9%,乳脂肪、乳蛋白的抽檢平均值分別為3.83%、3.32%,菌落總數、體細胞抽檢平均值優于歐盟標準,產業素質進一步增強。
把奶業“做強做優”,是奶業振興的根本遵循,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更是我國奶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建設農業強國,奶業基礎要穩,質量要優,鏈條要強。只有優質,才有核心競爭力,才能保住中國人自己的奶瓶子,為強壯民族、健康中國作出更大貢獻。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400-700-9896
生產基地
地址:河北省定州市唐河循環經濟產業園旭陽大道,073000
電話:0312-2688111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19 四方佰福德(定州)專用車有限公司 冀ICP備16014970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保定